Alexa

台北老房屋頂變年收百萬電廠:遮蔭、隔熱、防漏水,還為社區帶來額外收入

模範》遮蔭、隔熱又防漏  都市也能這樣種電 主委勤做溝通  社區屋頂變年收百萬電廠
撰文: 陳子萱     分類:太陽能     圖檔來源:攝影/唐紹航 日期:2023-12-13

台北市「信義新城」大樓在頂樓裝光電板,不只防水、隔熱、遮蔭,還為社區帶來額外收入;關渡國中在屋頂打造公民電廠,成為學校能源教育的一環。兩個案例,帶你看都市種電模範。

位在台北市信義區的「信義新城」,屋齡超過二十七年,外觀乍看就是典型的紅磚國宅。跟著管委會主委陳有鵬的腳步,上到十五樓屋頂,再循著鐵梯一階階往上踩,鑽出宛若逃生口的小門,沒想到,在這個平凡老社區的頂樓,竟有一座公民電廠正運轉著。

 

從頂樓望去,整個社區四棟大樓屋頂盡收眼底,將近二五○坪的面積,被四五七片太陽能板完整覆蓋著,直面烈日,吸收光能。若是天氣好,單日就能發出七百多度電,年發電量最高則達十四萬度。

 

助解社區漏水  主委做足溝通

 

這是台北市首座社區大樓型公民電廠,總裝置容量一四五.七kW(瓩),二○一九年信義新城屋頂光電案場併網後,以北部加乘的躉購電價費率七.○六八元計算,案場一年能有近百萬元總收入。

 

台灣家戶屋頂光電一直難以推展,特別是都會區,大樓住戶意見紛雜,社區資金難籌,北部又有日照短、不宜設置光電板的迷思;信義新城卻能突破困境,開啟都市種電的可能,這個老社區是怎麼做到的?

 

到訪信義新城這天,社區種電的關鍵推手陳有鵬戴著一頂圓帽,紫衫整齊紮進西裝褲,像一位浪漫老紳士。但其實,他是務實的理工人,採訪間他突然蹲下來,手拭光電板上的積塵說,「這灰塵三、四個月就要用清水洗一次,發電效率才會好……。」

 

在社區服務了十幾年,他把整個社區當成自己的家細心照料,對住戶問題瞭若指掌,就連當初會在屋頂架設光電板的源頭,也是為了解決大樓共通的「漏水問題」。

 

原來,信義新城二十七年屋齡,頂樓住戶長期受漏水所苦。社區曾每年花上百萬元修理,卻始終無法根治,眼看每年根本是將錢白白「丟進水裡」,有天,陳有鵬想到一記新招,「不如來試試光電板?」

 

只是,可以想見,住戶們一開始並不認同。「光電板太重會不會垮下來?」「會有電磁波嗎?」「回收會有毒嗎?」一連串的困惑和誤解排山倒海而來。